济阳县垛石镇西崔村徐书记带领村民种植15个大棚圣女果,于2009年11月20日发现部分大棚发生黄化曲叶病,通过山东科技报了解到,平阴县玫瑰镇崔山头村在防治西红柿黄化曲叶病上有新的方法。通过联系山东科技报,得知使用蒙阴因科瑞公司生产的保护膜配合杀菌剂进行喷洒,就可防治黄化曲叶病。经与厂家联系,于12月5日厂家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观察,对该村已感病的9个大棚圣女果实施防治。12月6日第一遍用保护膜200倍与吗胍乙酸铜1000倍混合喷雾,7天后观察有明显效果。于12月13日第二遍用保护膜200倍与毒清1000倍加0.5%的叶面肥混合喷雾,10日后通过观察对比,新梢由黄变绿,叶片舒展,生长正常,全村15个大棚采用该方法,病情全部得到控制,没有再发生新的病状。其中一个大棚刚定植不久,连用两次后,长势良好,生长旺盛,没有任何病状,从苗期使用有望成为效果最佳的一个大棚范例。
作用原理:
植物保护膜具有保护、调理、增效、抗寒、防裂等功效于一体的多功能生物制剂。从病理防治原理而言,是属一种植物保护调理剂,形状为网状膜层体,而化学合成的保护剂属分子团粒结构体。保护膜与农药混合喷于植物叶片及果面后形成一种膜体,大大降低药物外溢,增强药效,起到植物保护,隔离病菌的侵染和传播;对内起到药效迅速升级转化,增强渗透,促使吸收转化,延长药物在叶面的有效期,缩短杀灭病菌时间,明显降低药物分解、流失,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率,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通过该村对已感染病毒西红柿的防治效果,采用平阴县的防治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预防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原理,证明了保护膜配合杀菌剂所起的作用和效果。对蔬菜减少打药次数,减轻农药残留,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有了明确方向和目标。
对大棚蔬菜的生产提几点建议:
一、对已感染病害的西红柿,第一次配合杀菌剂使用保护膜200倍,隔7天连用第二次,以后每15-20天用一次,同时结合补充叶面肥,提高叶片的功能。
二、清理病源,对已清除的落叶、病叶、病残体要远离或深埋,不易就地堆放。
三、控制化肥用量,增施土粪、有机肥、饼肥、生物菌肥,培养地力,增强根系吸收功能,提高蔬菜的抗逆性、抗病性、免疫能力。
四、使用内吸性农药时,应轮换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配合保护膜每15-20天喷一次,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减轻药物对叶绿体产生脆化作用及伤害。
五、轮作调茬,土壤消毒与客土增肥相结合,培养地力,不要依赖单一消毒为主,否则土壤的活性物会失去。
六、防治蔬菜病害时,可在下午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喷药使其充分吸收转化,防治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