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0月14日赴平阴县玫瑰镇崔山头村实地考察,农户于泽军、崔大军各有0.5亩西红大棚一个,10月4日发现西红柿感染黄化曲叶病,使用蒙阴因科瑞公司生产的蔬菜专用型保护膜200倍与病毒特(毒清、毒立克、吗胍乙酸铜等)1000倍混合使用,连续使用两次,第六天观察效果,完全控制该病发生,西红柿植株病叶舒展,叶色浓绿,新梢生长正常。而相邻两个农户的0.5亩大棚西红柿,只使用病毒特1000倍,没有使用植物保护膜,第四天观察病情,继续发展,到第八天已全棚感病,最后全部拔掉。
西红柿黄化曲叶病属病毒性病害,病菌存留在土壤、病残体、苗床、设施、种子、空气中,条件适应即可感病传播,另外一个传播途径是昆虫(如烟粉虱、白粉虱)。
防治蔬菜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时,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农药,才能使作物充分吸收、转化,发挥农药效果。防治病毒性病害需要内吸性强、疗效期长的农药,通过缓慢吸收的过程才能达到根治目的。目前使用的杀菌性农药中多为单一性,没有突出的双重效果。喷药后因光解、挥发、流失未能充分吸收治疗的情况下,药物就已减效,没有发挥应有的药效,达不到杀灭病菌的目的,所以不能有效的控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在蔬菜上使用保护膜有以下特点:
1 保护作用:保护膜纯属物理防护,保护膜兑水喷雾后很快在作物上形成无色透明的连续网状膜层,完全隔离病菌侵入和传播,大棚蔬菜从定苗或移苗开始,每15-20天与农药混合使用,有效预防霜霉病、灰霉病、角斑病、黄花曲叶病、烟粉虱、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发生。
2增产增效作用:具有双向调节、双重调控的作用。尤其对黄瓜、芸豆、豆角等蔓茎蔬菜,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控制旺长,明显减轻退秧。叶面肥厚、光合作用增强,增产效果显著。保护膜与农药、叶面肥、调节剂等混合使用很快把药物保护起来,起到缓慢吸收的作用,提高药效40%左右,延长药物有效期,减少用药次数,减轻农药残留。
通过平阴县玫瑰镇崔山头村两农户在西红柿上防治黄化曲叶病的典型事例说明,使用保护膜加病毒特防治西红柿黄化曲叶病,其原理是内吸收外保护,起到缓慢吸收、延长药效,在植株上形成药物“胶囊”缓慢释放,隔离外界侵染所产生的效果,同时起到防止白粉虱、烟粉虱传播病源的有效作用。 |